4月14日,第29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旨在倡导每个人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宣传落实癌症三级预防理念,唤起全社会对癌症防治问题的关注,高质量推动健康中国癌症防治专项行动,有效防控癌症,不断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我国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十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
癌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年新发癌症406.4万例,死亡241.4万例,并且呈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癌谱并存、城乡差异较大的趋势特点,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主要原因就是老龄化加速。”针对发病率,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张勇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老龄化是导致癌症发病率、死亡率持续上升的首要原因。此外,接触物、压力、生活方式等都是癌症发生的综合因素。
在诊疗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近年来,我国癌症防治在顶层设计、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早诊早治、科技创新、健康教育等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随着肿瘤登记、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的全面推进,整体诊疗能力显著提升,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在我们国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大概在40.5%左右,高水平医院5年生存率可以比肩国际。”张勇介绍,我国总体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已经从十年前的30.9%提升到40.5%,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而且这两年还在不断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肿瘤防治工作依旧任重道远,要全人群覆盖、全周期管理、全社会参与。
全面行动,有效遏制癌症危害
何谓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张勇逐一解释:“全人群覆盖就是从小到老的防治。比如儿童要按要求接种乙肝疫苗、适宜女童接种HPV疫苗……这些都可有效预防肿瘤。此外,职业人群要注意职业危害,中老年人注意定期体检。全周期就是三级预防理念,非肿瘤患者注意健康生活方式,经常吸烟酗酒及年龄较大的高危人群,提倡早筛早检。全社会参与就是肿瘤防治工作不能仅靠医院、专家、政府等,需要每个人都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张勇补充,未来肿瘤防治还需在三方面发力。一方面,目前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间癌症防治能力有着较大差距,基层诊疗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健康意识是癌症防治中的重要一环,国民健康意识和教育水平需进一步提升。此外,肿瘤病因复杂,还需在科研方面加大攻关力度。
针对肿瘤防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强调,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要形成和不断优化居民与患者全人群覆盖、个体生命全周期管理、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立体化肿瘤防治体系。要持之以恒普及癌症防治核心信息、知识要点,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营造全面认识癌症、全周期防控癌症、全民参与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党组成员雷海潮总结,癌症防控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既要靠政府和专业机构的努力,更要靠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的主题,体现了癌症防治全人群覆盖、全周期管理、全社会参与的目标要求,希望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传播科学防癌理念,普及抗癌健康知识,强化个人健康责任,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有效遏制癌症危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健康根基。
据了解,每年4月15日至21日举办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目前国内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社会性肿瘤科普宣传活动。今年宣传周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指导下,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肿瘤学会、北京医创肿瘤防治研究基金会协办。随着活动的正式启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将组织百名权威专家义诊、三年抗癌成就展、希望马拉松北京站活动、健康大讲堂、系列防癌科普节目、防癌话题全媒体互动等系列活动,全国各级肿瘤预防、科研、医疗机构及学术团体、公益组织等,将同步联动,因地制宜组织丰富多彩的系列公益科普、义诊、培训等活动,宣传普及癌症防治知识,全面营造全社会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