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静康中医肾脏病医院(http://cn.jingkangyiyuan.com)三病区的走廊里,患者那女士将一面写有“2024年8月”字样的锦旗、两束盛开的鲜花,连同那份沉甸甸的感激,郑重交到了主管医生李国栋主任手中。

“李主任,上次来我忘了改地址,锦旗寄家里了,这回我想着一定给您带来。”那女士解释着这面“迟到”锦旗的缘由。
而在我们看来,这面“迟到”的锦旗,反而成为医患情谊最好的见证——它承载的不仅是康复的喜悦,更是对持续关怀的深情回应。锦旗边角微微卷起的折痕,恰似医患之间绵延不绝的温情年轮。
日历翻回一年前,那女士因严重水肿辗转求医。“那时候眼睛都睁不开,嘴唇肿得发亮,双腿硬得像石头,每走一步都像背着沙袋。”翻看手机相册里那张治疗前的照片,谁能想到这个被病痛折磨得不成样子的身影,会在静康中医创造消肿40斤的生命奇迹?
在病区主任李国栋的诊疗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载着那女士的诊疗历程:
清晨查房时询问睡眠质量;
午间巡视时发现患者偷喝碳酸饮料的“小动作”;
深夜接到护士站电话得知患者血压突升时进行远程指导……
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最终编织成一张守护生命的温情之网。
“您看这份‘饮食指导’,连我每天吃几克盐、喝多少水都写得清清楚楚。”
那女士从包里取出珍藏的出院指导手册,纸页上布满了李主任手写的批注。更令她动容的是,出院半年多来,手机里定时出现的问候信息:
“最近还爱吃咸菜吗?”
“这个季节饮食要注意,尤其是小葱、韭菜。”
“近期天气变化大,注意预防感冒感染……”
这些寻常话语,让医患关系早已超越诊疗范畴,升华为家人般的牵挂。
在静康中医,这样的温情故事每天都在续写。护士站的记事板上,贴着各色便利贴:“308床王阿姨2小时测一次血糖”“502床李先生测量24小时尿蛋白”;医生值班室的档案柜里,整整齐齐码放着每位患者的“健康管理日记”,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就连食堂的配餐,都会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定制“病号”餐食。
正如张新安院长常说的:“治病不是流水线作业,我们要当患者健康习惯的养成师。”
这面特殊的锦旗,如今已经成为医院文化长廊中众多锦旗的一员。当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一面面锦旗之上,“医者仁心”“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等等金箔大字愈发熠熠生辉——真挚的医患之情,永远不会过期。

【静康中医温馨提醒】
慢性病管理是场持久战,我们深知改变生活习惯比吃药更需要勇气。在静康中医,每位患者都会获得:
1、专属健康管理档案;
2、24小时医患沟通通道;
3、个性化生活方式指导方案;
4、季度健康追踪服务。
专业医疗团队能够成为重塑健康的合格同行者,因为我们相信:优质医疗不仅治愈疾病,更能温暖人生。